# 「力扣」第 1080 题:根到叶路径上的不足节点

# 题目描述

给定一棵二叉树的根 root,请你考虑它所有 从根到叶的路径:从根到任何叶的路径。(所谓一个叶子节点,就是一个没有子节点的节点)

假如通过节点 node 的每种可能的 “根-叶” 路径上值的总和全都小于给定的 limit,则该节点被称之为「不足节点」,需要被删除。

请你删除所有不足节点,并返回生成的二叉树的根。

示例 1:

输入:root =
[1,2,3,4,-99,-99,7,8,9,-99,-99,12,13,-99,14], limit = 1

输出:[1,2,3,4,null,null,7,8,9,null,14]

示例 2:

输入:root = [5,4,8,11,null,17,4,7,1,null,null,5,3], limit = 22

输出:[5,4,8,11,null,17,4,7,null,null,null,5]

示例 3:

输入:root = [5,-6,-6], limit = 0
输出:[]

提示:

  1. 给定的树有 15000 个节点
  2. -10^5 <= node.val <= 10^5
  3. -10^9 <= limit <= 10^9

# 首先考虑结点如何删除

首先我们考虑如何删除结点的问题。已知一个二叉树中的结点要被删除,有两种办法:

  1. 自己删除自己;
  2. 告诉父亲结点,自己需要从二叉树中被删除。

“自己删除自己” 让我想到了 “单链表删除某个结点”,如果这个要被删除的结点是末尾结点,那还麻烦了。不过第 2 种办法“告诉父亲结点,自己需要从二叉树中被删除”,就很简单了,父亲结点收到孩子结点这个信号以后,只要把对孩子结点的引用切断即可

# 其次考虑使用哪一种遍历方式

二叉树的问题一定离不开遍历,遍历有 DFS 和 BFS,根据题目中的描述 “考虑它所有 从根到叶的路径”,就知道不能用 BFS 了,那么 DFS 又有 3 种,分别如下:

1、先序遍历

(1)先执行当前结点的逻辑; (2)如果有左结点,就递归执行左结点的逻辑; (3)如果有右结点,就递归执行右结点的逻辑。

2、中序遍历

(1)如果有左结点,就递归执行左结点的逻辑; (2)先执行当前结点的逻辑; (3)如果有右结点,就递归执行右结点的逻辑。

3、后序遍历

(1)如果有左结点,就递归执行左结点的逻辑; (2)如果有右结点,就递归执行右结点的逻辑; (3)先执行当前结点的逻辑。

再看看我们首先考虑的问题,“告诉父亲结点,自己是否需要从二叉树中被删除”,那么 首先两个子结点(如果存在的话)要清楚自己是不是需要被删除,明显使用 “后序遍历”。

因此,删除结点(也可以称为 “剪枝”)的过程是从下到上的

# 最后编码实现

进行后序遍历的时候,要告诉父亲节点自己是否需要从二叉树中删除,返回一个布尔值就可以了。这里编码要注意几个细节:

1、使用 Python 编码的朋友,尽量少使用 not,否定的判断出现太多,比较容易把自己绕晕,我这一版代码是改过几次的,原先我的 __dfs 方法设置的返回值的意思是“是否保留”。后来我把返回值的含义改成“是否删除”,就是为了让逻辑中少一些 not

2、当一个结点不是叶子结点的时候,它是否被删除,也要看它的孩子结点,只要孩子结点有一个被保留,父亲结点就不能被删,换句话说,父亲结点被删除当且仅当它的两个孩子结点均被删除

这里有个动画要到 力扣 (opens new window) 看了。

3、返回值的含义设置成“是否删除”的前提下,左右孩子的默认策略是删除,因为当只有一个孩子结点存在的时候,这个孩子结点的删除与否直接决定了父亲结点是否被删除,逻辑运算符 and 把不存在的那一边设置为 True ,就符合这个逻辑,不妨看看真值表,把其中一列全部设置成 Trueand 的结果就正好和另外一列是一样的。

左子树是否被删除 右子树是否被删除 and or
True True True True
True False True False
False True False True
False False False False

如果你把 __dfs 方法的返回值意义设置成 是否保留,你就得看 or 那一列,并且左右孩子的默认策略就是保留。

# 总结

这道题使用后序遍历完成,但更本质上的算法思想是分治法:把原问题拆解成同样结构且规模更小的子问题,待子问题处理完成以后,原问题就得到了解决,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样。

下面展示了两种后序遍历的返回值意义的示例代码,请读者比较它们二者的差别。

如果 __dfs() 方法返回值的意义是“当前结点是否被删除”,参考代码如下。

参考代码 1

Java 代码:

public class Solution2 {

    /**
     * @param node
     * @param s
     * @param limit
     * @return 返回 node 结点是否被删除(注意:这个返回值的意义,直接影响整个逻辑。)
     */
    private Boolean dfs(TreeNode node, int s, int limit) {
        if (node.left == null && node.right == null) {
            return s + node.val < limit;
        }

        // 注意:如果 dfs 的返回值的意义是这个结点是否被删除,它们的默认值应该设置为 true
        boolean lTreeDeleted = true;
        boolean rTreeDeleted = true;

        // 如果有左子树,就先递归处理左子树
        if (node.left != null) {
            lTreeDeleted = dfs(node.left, s + node.val, limit);
        }
        // 如果有右子树,就先递归处理右子树
        if (node.right != null) {
            rTreeDeleted = dfs(node.right, s + node.val, limit);
        }

        // 左右子树是否保留的结论得到了,由自己来执行是否删除它们
        if (lTreeDeleted) {
            node.left = null;
        }
        if (rTreeDeleted) {
            node.right = null;
        }

        // 只有左右子树都被删除了,自己才没有必要保留
        return lTreeDeleted && rTreeDeleted;
    }

    public TreeNode sufficientSubset(TreeNode root, int limit) {
        boolean rootDeleted = dfs(root, 0, limit);
        if (rootDeleted) {
            return null;
        }
        return root;
    }
}

Python 代码:

class TreeNode:
    def __init__(self, x):
        self.val = x
        self.left = None
        self.right = None

class Solution:

    def __dfs(self, node, s, limit):
        """
        后序遍历
        :param node: 当前遍历的结点
        :param s: 当前累计的和
        :param limit: 题目中给出的 limit
        :return: 是否要删除 node 这个结点,True 表示要删除,False 表示不删除
        """
        # 先写递归终止条件:如果小于 limit,根据题意,要删除
        if node.left is None and node.right is None:
            return s + node.val < limit

        # 默认为左右结点均剪枝,注意:初值不能设置成 False
        l_tree_deleted = True
        r_tree_deleted = True

        # 如果有左子树,就先递归处理左子树
        if node.left:
            l_tree_deleted = self.__dfs(node.left, s + node.val, limit)

        # 如果有右子树,就先递归处理右子树
        if node.right:
            r_tree_deleted = self.__dfs(node.right, s + node.val, limit)

        # 左右子树是否删除的结论得到了,由自己来执行是否删除它们
        if l_tree_deleted:
            node.left = None
        if r_tree_deleted:
            node.right = None

        # 只有左右子树都被删除了,自己才没有必要保留
        return l_tree_deleted and r_tree_deleted

    def sufficientSubset(self, root: TreeNode, limit: int) -> TreeNode:
        root_deleted = self.__dfs(root, 0, limit)
        if root_deleted:
            return None
        return root

参考代码 2

如果 __dfs() 方法返回值的意义是“当前结点是否被保留”,参考代码如下。

Java 代码:

class TreeNode {
    int val;
    TreeNode left;
    TreeNode right;

    TreeNode(int x) {
        val = x;
    }
}

public class Solution {

    /**
     * @param node
     * @param s
     * @param limit
     * @return 返回 node 结点是否被保留(注意:这个返回值的意义,直接影响整个逻辑。)
     */
    private Boolean dfs(TreeNode node, int s, int limit) {
        if (node.left == null && node.right == null) {
            return s + node.val >= limit;
        }

        // 注意:如果 dfs 的返回值的意义是这个结点是否被保留,它们的默认值应该设置为 false
        boolean ltree_saved = false;
        boolean rtree_saved = false;

        // 如果有左子树,就先递归处理左子树
        if (node.left != null) {
            ltree_saved = dfs(node.left, s + node.val, limit);
        }

        // 如果有右子树,就先递归处理右子树
        if (node.right != null) {
            rtree_saved = dfs(node.right, s + node.val, limit);
        }

        // 左右子树是否保留的结论得到了,由自己来执行是否删除它们
        if (!ltree_saved) {
            node.left = null;
        }

        if (!rtree_saved) {
            node.right = null;
        }

        // 左右子树有一颗被保留,自己就应该被保留
        return ltree_saved || rtree_saved;
    }

    public TreeNode sufficientSubset(TreeNode root, int limit) {
        boolean root_saved = dfs(root, 0, limit);
        if (!root_saved) {
            return null;
        }
        return root;
    }
}

Python 代码:

class TreeNode:
    def __init__(self, x):
        self.val = x
        self.left = None
        self.right = None


# 算法思想:分治法
# 后序遍历:dfs 的返回值是:是否保留这个节点

class Solution:
    def __dfs(self, node, s, limit):
        """
        后序遍历
        :param node: 当前遍历的结点
        :param s: 当前累计的和
        :param limit: 题目中给出的 limit
        :return: 是否要保留 node 这个结点,True 表示要保留,False 表示不保留
        """
        # 先写递归终止条件:如果大于等于 limit,根据题意,要保留
        if node.left is None and node.right is None:
            return node.val + s >= limit

        # 默认为左右结点均剪枝
        # 注意:初值不能设置成 True
        # 因为,当左右子树只有一个存在的时候,这个子树的逻辑值直接决定了父结点是否被保留
        ltree_saved = False
        rtree_saved = False

        # 如果有左子树,就先递归处理左子树
        if node.left:
            ltree_saved = self.__dfs(node.left, s + node.val, limit)
        # 如果有右子树,就先递归处理右子树
        if node.right:
            rtree_saved = self.__dfs(node.right, s + node.val, limit)

        # 左右子树是否保留的结论得到了,由自己来执行是否保留它们
        if not ltree_saved:
            node.left = None
        if not rtree_saved:
            node.right = None

        # 只要左右结点有一个被保留,这个结点就得被保留
        return ltree_saved or rtree_saved

    def sufficientSubset(self, root: TreeNode, limit: int) -> TreeNode:
        root_saved = self.__dfs(root, 0, limit)
        if not root_saved:
            return None
        return root

复杂度分析

  • 时间复杂度: 为二叉树结点的个数;
  • 空间复杂度:

作者:liweiwei1419 链接:https://suanfa8.com/tree/solutions/1080-insufficient-nodes-in-root-to-leaf-paths 来源:算法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Last Updated: 11/19/2024, 7:27:48 AM